在陕西这块浑厚的黄土上,
因地域不同,民族不同,
物产不同,气候不同,
构成了它丰富奇特的习尚风俗,
而各地的小吃正是这种风俗的一种体现,
在关中地区,有一种美食干粮
吃了千年还没吃够,咱老陕皆爱,它就是——锅盔。
锅盔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省关中地区以及甘肃省武威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地方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
锅盔是秦代发扬光大普及推广的。秦人制作的锅盔,个儿大、饼厚、瓷实。据说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饼。当时秦军行军时士兵配发的墩饼,一个都有五六斤重,一个墩饼的直径大约在50—60厘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5厘米左右。而且士兵的携带方式也很独特,两个墩饼为一组,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如同民间过去常用的褡裢一般。这一特殊的携带方式在突遇作战时,墩饼竟成了极好的单兵护具,起到了盔甲(防弹背心)的作用。更难得的是,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军士兵拔出来后,又可用来射杀敌军。墩饼能“吃箭”,也成了秦军获胜的一大法宝。而后士兵们便把墩饼唤做“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也由此而名声大振。秦人出门,家中必烙锅盔,让出门人带上,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州锅盔、泾阳锅盔、武功锅盔、长武锅盔、岐山锅盔、扶风锅盔、凤翔锅盔、尧禾锅盔。说起陕西的锅盔岐山锅盔、乾县锅盔是最有名的两种,下面来自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中心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锅盔。
岐山县所独有的汉族传统名小吃之一,有干燥无水分的特点,便于储存携带。
其制作工艺独特而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西府,闻名于大西北,极受省内外享用者的赞誉。
岐山锅盔始于周文王之时,岐山的锅盔又称“文王锅盔”,相传在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在听信奸人挑唆后,将西伯侯姬昌囚禁在羑里,后来姬昌设法逃生,归国后整顿军队,扩兵练武。在征伐长途行军中,给士兵们制作了一种食物,这种食物也比较有特色,制作出来以后是一个很大的饼,并用麻布包好背在背上。这样的大饼经久不坏,他背在背上,恰巧的一个用途,是在打仗的时候,起到一个盾牌的作用,所以说锅盔的盔有这个来意。所以说岐山的锅盔有文王锅盔之说,可能就是这个民间传说吧。
唐、宋以来,岐山城多驿店,客商东来西往,北上南下,岐山锅盔作为客商的携带干粮已远走他乡。
明、清以来,做卖锅盔者遍布县城四周,光绪时期的张聪、刘有学;民国时期的邢呆子、赵乾儿、张广善;解放以来的庞天红、东关席金卯等,皆为此行能手。
最地道的岐山锅盔制作要通过和面、制坯、烘烤三个环节。
同时制作的锅盔中加入了纯菜籽油和新鲜鸡蛋,再加上王老仙独有的12种独家配方,这样的锅盔吃起来口感更加酥脆香甜,而不像老式锅盔那样咬起来费劲。
烙锅盔用一般的柴火不行,必须用麦草,麦草烧出的文火一点点烤热了黑老锅,在锅底擦一点油后,就将锅盔放在锅中,一边用手轻压一边慢慢转动,这叫“上花”,会吃的人凭借“花”就能判断锅盔的好坏。
上过花后,把锅盔翻过来,用锥子扎些孔用于透气,再盖上麦草。用文火烙四十多分钟后,即可出锅。麦草燃烧的火舌舔着老锅,老锅上又盖着麦草,两层麦草中的锅盔在热力的作用下,尽情吸收着麦子的香味,成就着最地道的岐山锅盔。
岐山锅盔以“干、酥、白、香”著称西府,近年来更是推出了油酥锅盔,口味更加香醇,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在吃法上这个锅盔一般都用斜刀去切,因为锅盔做出来是一层一层,眼睛感官非常好,吃的话油酥锅盔直接可以吃,是即食产品。
油酥锅盔,陕西岐山的传统特色小吃,是在岐山传统锅盔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具有:质感硬,食之酥,口味香醇,存放持久等特点;制作亦十分方便
乾县锅盔也叫乾州锅盔,是陕西省独特的汉族传统小吃之一,其外观呈圆形,馍边压成带辐射状的一高一低的波纹,火色均匀,看上去宛如一个大菊花图案。
其显著特点是:边薄心厚,表面鼓起,馍瓤干酥,色形美观。用手掰开,层层分明;用刀切开,状如板油。
乾县锅盔历史悠久,始于1000多年前的唐代。相传,在修筑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时,将其墓址选在奉天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因这个方向为“八卦图”中的“乾”,遂将所筑之陵称为“乾陵”。
修筑乾陵,工程浩大,征集的民工和监工的军队数以万计。每日需要大量饭食,一时难以制作出来。于是,民夫便用头盔烙饼,以应急需,这样烙出的饼,形似头盔,所以就叫“锅盔”。这种锅盔香味异常,既耐饥,又久放不馊,颇受民工和士卒的欢迎。
乾县锅盔面要活得硬才会外脆晨酥,做乾县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
面粉加入酵面、食用碱、清水,和成较硬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木杠边压边折,并逐渐撒上面粉,反复排压,直至面光滑。再将面团摘成剂用木杠逐块转压,制成直径约24厘米、厚约2厘米的圆形饼坯,放入铁鏊中烙制,烙时常翻转,烙至浅黄色均匀、面皮微鼓时即成。
乾县锅盔色泽金黄,皮薄膘厚,酥脆味香,能煮耐爵,存放期长,方便快餐,吃法多样。
用手掰开,层层分明;用刀切开,状如板油。闻着香,吃起酥,回味无穷,耐饥,耐贮,携带方便。
用制作乾县锅盔的方法还可制成椒盐锅盔、葱香锅盔、五香锅盔、香椒叶锅盔、咸甜锅盔、夹酥锅盔。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制作乾州锅盔不断总结,不断改进。现如今最流行的吃法当然数锅盔夹辣子,用八种食材炒制的八宝辣子,配上刚出锅的锅盔别有一番风味。
看完了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中心小编对两大锅盔的介绍,我们发现各有各的特色,只是地方习俗和个人爱好不一样罢了。
想了解和学习正宗陕西小吃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18109282056,来自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的小编会不定期的发表一些陕西传统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简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西安唯典学小吃哟,小编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绍过各种小吃技术、配方、设备、文化、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