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特色小吃——礼泉烙面-唯典餐饮美食文化
 

陕西美食

陕西特色小吃——礼泉烙面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唯典餐饮美食文化

中华美食千千万

最难忘的还数咸阳礼泉烙面

肉汤香,臊子美

雪白的烙面细如线

滚汤烧,味道鲜

面条像莲花在碗里转圈圈

吹不透的辣子油

未动筷子就冒汗

吃了一碗又一碗

十碗八碗不解馋

留着口水还在喊

再来一碗,再来一碗 !

礼泉烙面!

这是一首吟唱礼泉烙面的歌谣,礼泉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是陕西关中地区特色面食。可加汤食用,亦可干吃。其特色吃法称之为“泖(音:miao,一声)”,即将面盛在碗中,反复用开水浇之。然后调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调配比较独特,用上等的猪油调和辣椒面,配以葱花、韭叶、盐及当地酿造的香醋。

在古城西安说起关中面食,每人都会历数一大串。而提起礼泉烙面,许多人只闻其名,未曾浅尝;更有甚者,对烙面为何物却闻所未闻,茫然不晓。然而此面在礼泉县却是大红大紫,无人不知,无人不吃,亦无人不爱吃,风头之盛甚至影响到了相邻的乾县和永寿县,下面来自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中心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陕西特色小吃之--礼泉烙面 ”。

陕西特色小吃之——礼泉烙面

礼泉烙面

礼泉烙面的起源

烙面由于存在的区域较小,面食里面只能算作小品种,然而其历史悠久,来头之大吓人一跳。据考此面起源于商末周初,因其存贮期长、方便携带、热汤冲泡即成面食的独特优点,被周武王选定为伐纣途中的军用伙食。久居关中平原的数万军士,背负着烙面开进朝歌,打败了商纣王,开辟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后人因此称烙面为“世界最早的方便面”。由此算来,礼泉烙面当之无愧是日本发明的那个方便面的老祖宗了,只不过日本人那个哄肚子的袋装品铺天盖地,大行其道,老祖宗却如夕阳下羸老的耕牛,只能踽踽于礼泉及周边的狭小之地,不由不令人喟叹万千。

还有一种传说唐王李世民起就有烙面了。传说曾是昭陵民工的食品,用开水泡了便可以吃,类似今天的方便面。 李世民一次来到九嵕山下视察,地方官员特地请他吃了烙面,受到夸赞,烙面于是大大出门并得以流行,两种说法到底是那种正确已经无考了,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中心的小编认为只要是小吃的历史现在都往名人、帝王身上推,这样显得来头大呗。

最早烙面应该兴盛于礼泉北部山区,早年间烙面并不是平常就能吃到的,由于粮食紧缺,烙面成为礼泉人过年时候才能享用的奢侈美食。当地童谣云:“弄啥好?过年好!过年买糖带买炮,烙面挂面能吃饱!”

所幸烙面有复兴之势,由礼泉、乾县、永寿的山区已经发展到县城,甚至波及到咸阳。到了冬季,咸阳街头巷尾也常能见到骑着自行车驮大竹筐沿街叫卖烙面的,虽然已经不正宗了,有桔生淮北之嫌,却也说明了喜食烙面的人在增加,给偏好本地风物的人聊以安慰。

礼泉烙面的吃法

礼泉人普遍喜欢吃烙面,红白喜事请客吃饭,都是早汤午席。早汤就是烙面,一般都切成面条,浇了臊子吃。切时须一种专用刀,原是铡刀,去掉上半部分,夹在两块木板中间,再安了把手。没有相当技术和力气,用不了这刀,切不好这烙面。臊子用肥瘦猪肉切丁干烂而成。做汤的方法是:烧好开水,按一盐二醋三辣子的次序加调料,辣子用大油泼制;然后投入肉臊子、虾米、黄 花、木耳等菜肴。再加些菜码、韭菜末、葱花、蒜片等,要生的不要熟的。

食用过程中,最关键就是烙面汤的烹制。烹汤一般用肉汤、骨汤,配以胡椒、花椒、桂皮、及五香大料、油、盐、酱、陈醋、鸡精等调味品巧妙搭配,再加入自家特制油泼辣子,放入豆腐丁、肉臊子,便制成一锅色泽艳红、香辣诱人的烙面红汤。汤烧开后锅底扔进一块劈柴,使汤一直保持小滚。食用时一手端碗,另一手从篮中用三指捏出一小撮烙面放入碗内,加上切成细丝的蒜苗、韭菜及摊成薄饼切成菱形块状的鸡蛋片等,再将滚热浓汤浇上,即开始食用。其面筋薄细润,其汤浓煎辣香,个中美味,自有食者才能体味。

陕西特色小吃之——礼泉烙面

礼泉烙面

吃烙面的方法却是极有讲究:

一是要面少汤多

烙面遇到热汤,空隙开张,汤的五香美味迅速侵入面中,汤里有面,面中有汤,汤多面少,才能热气蒸腾,美味浓烈,因而一碗面以三、四筷子捞完为宜。正因为如此,礼泉人吃起烙面来显得饭量特别大,动辄一、二十碗,黄口小儿也能轻松吃上七、八碗,令外地人听了惊愕。

二是热汤浇上即食

万不可拿着筷子吃吃停停,搅搅拌拌,左右寒暄,耽搁时间。烙面膨胀较快,即浇即食,能品味到烙面的筋细和汤的辣香,这正是吃烙面的神韵所在。在汤里泡得过久即胀软难吃,两者口味相差极大,此点切记。

三是只吃面而不喝汤

汤已入面,面中含汤,吃了面还喝汤,过头了,饭后一定口渴不止。曾有人到礼泉吃烙面,吃完一碗后掀起碗底将汤也一饮而尽,还大呼过瘾,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的笑柄。因而,讲究吃的方法,是品食美味的前提。某君性急,吃礼泉烙面抓一大把,搞得稀糊一大碗,末了评价说,这么难吃的面,真不知礼泉人为啥那么爱吃。一礼泉人闻听,勃然作色曰:“啥有啥的吃法,横吃的西瓜他偏要竖着吃,没吃成却洗了脸,能怪西瓜不好?!”看来吃有吃窍,食有食道,想吃出味道,要讲究窍道,此言一点不差。

不要说它是“涎水面”,它是山珍海味无法代替的乡情美食;不要说它是贫困地区的土俗,它的品位相当于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和团团圆圆的月饼。

凡是出生在陕西省咸阳市醴泉县的人,都有一种“浇汤面”情结,也就是说,不管你走到天南海北,每逢佳节思亲之时,总会想起“浇汤烙面”来。“浇汤烙面”能使你想起生你的母亲、养你的土地;想起你的童年,想起家乡的风土人情;想起三姑六婆、三老四少、幼年的伙伴和人生的道路,记忆所及,甜蜜又美好。

陕西特色小吃之——礼泉烙面

礼泉烙面

礼泉烙面的制作工艺流程

陕西特色小吃之——礼泉烙面

礼泉烙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 、调面

一般每年到春节前夕,礼泉的家家户户便开始制作烙面,当地人称之为“摊烙面”。烙面的制作,常常以家庭为单位,夫妻二人搭帮合作,男女劳力相互搭配。先将数十斤面粉倒入瓦盆,然后开始徐徐加水调面。由于面粉量较大,调面是一种比较耗费体力的工作,一边加水,一面揉面,反复抓洗,这样做的目的是把面中的面筋全部洗出,形成面糊,如此反复,最终要和(huo)稠搅匀,越匀越好,全凭一份耐力的功夫。逐渐加水,再和再搅再搓,直至成为无块的糊状,然后放置一边,大约24小时,等待面糊形成更加均匀的糊状,这一步又称为“饧(xing)面”。

陕西特色小吃之——礼泉烙面

礼泉烙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 、摊面

在家中,一般是女人摊烙面。所谓烙面,就是通过火的烙烤而形成煎饼一样的面食。饧(xing)好面后,将面糊用特制的面板儿,从瓦盆中捞起,然后沿铁锅淋入,逐渐沿锅的周边摊开,直到既圆又薄为止。用微火加热,烙烤至熟,过程和做煎饼相仿。传统上,摊烙面一般用麦草烧火,火性温和,这样烙面会不焦不糊,内外皆熟,现在由于锅灶起火技术改进,火力可以控制,也可以煤火、炭火、劈柴火加热。烙熟的面饼薄光透亮,麦香扑鼻,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晾展。

陕西特色小吃之——礼泉烙面

礼泉烙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 晾面

烙好的面由于温度较高,饱含水分,不利于保存,这样需一张张把它拿出,搭在绷紧的绳索之上,晾置于阴凉的厅堂之中,待凉干后,开始折叠成手掌宽的长条,这个工作一家人通力合作,烙面一条条码好,放于木板上。

陕西特色小吃之——礼泉烙面

礼泉烙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 、压叠

叠好的烙面,集中起来,用木板压好,枕上石块等重量大的实物,将烙面压瓷压实。

五 、切面

以上调面、摊面、叠压需花用一整天时间,第二天,拿出这些被压瓷实的长条形烙面,在案上、木板上逐条横切为细丝。随着近年来,烙面的商品化,有的已经采用机器切刀,这样提高了效率。切好的面,整齐码放于大竹筐中,更有叠如葵花,或如蒲团的样子,十分好看。最后苫上印花布,放置屋中阴凉处,至此,烙面的前期制作全部结束。成品烙面遂可每日取食,能供全家食用许多时日,少则将近十天,多则半月有余。

六 、浇汤

烙面的食用方式是浇汤,又称“浇汤面”或“涎水面”。食用过程中,最关键就是烙面汤的烹制。烹汤一般用肉汤、骨汤,配以胡椒、花椒、桂皮、及五香大料、油、盐、酱、陈醋、鸡精等调味品巧妙搭配,再加入自家特制油泼辣子,放入豆腐丁、肉臊子,便制成一锅色泽艳红、香辣诱人的烙面红汤。 汤烧开后锅底扔进一块劈柴,使汤一直保持小滚。食用时一手端碗,另一手从篮中用三指捏出一小撮烙面放入碗内,加上切成细丝的蒜苗、韭菜及摊成薄饼切成菱形块状的鸡蛋片等,再将滚热浓汤浇上,即开始食用。 其面筋薄细润,其汤浓煎辣香,个中美味,自有食者才能体味。

陕西特色小吃之——礼泉烙面

想了解和学习正宗陕西小吃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18109282056,来自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的小编会不定期的发表一些陕西传统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简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西安唯典学小吃哟,小编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绍过各种小吃技术、配方、设备、文化、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