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特色小吃——黄煎-唯典餐饮美食文化
 

陕西美食

陕西特色小吃——黄煎

发布时间:2019-08-19
来源:唯典餐饮美食文化

陕西特色小吃之——黄煎


黄煎是陕北地区的传统名小吃,以子长最为有名。硬糜子去壳,用水浸泡、沥水、磨粉、过箩,然后将四分之一的硬糜子粉用开水烫成糊放在锅中蒸熟,将蒸熟的面糊与剩余的硬糜子粉和在一起,放入盆中发酵,发酵好后加入适量碱水,用水和成面糊待用。将黄煎鏊放到火上,在锅底涂抹适量的食用油,以防粘锅,待油热后,舀一小勺和好的面糊倒入热锅中,然后加上锅盖,约三分钟左右可熟,揭开锅盖,用铲子将黄煎对折取出即可食用。做好的黄煎色泽金黄,边缘厚中部薄,味甜而可口。糜子很多人不太了解,下面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中心的小编先给您介绍一下糜子。

陕西特色小吃之——黄煎


糜子,[méi zǐ],原名:稷、黍, 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第二禾谷类作物。全株由根、茎、叶、花序、颖果(种子)等几部分构成。糜子籽实叫黍,淡黄色;磨米去皮后称黍米,俗称黄米,为黄色小圆颗粒,直径大于粟米(即北方俗称的黄米);黍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黍的籽粒有非糯性与糯性之分,黍为非糯质,不黏,一般供食用。糯性黍为糯质,性黏,磨米去皮后称作大黄米或软黄米,用途广泛,可磨面作糕点,古代也广泛用于酿酒。

陕西特色小吃之——黄煎


黄煎又名摊黄,又叫米黄,也叫摊馍馍,多种叫法。想必陕北的人们都知道,由小米面制作的,以前也有玉米面和小米面两种混合制作的,现在也有用大米面和白面制作的。各种做法不一。但是陕北的特色美食之一。每年到冬季,这个必定是陕北人家家户户必制作的美食之一,一般到了腊月,每家都会碾小米面。制作这个产品,腊月里制作很多,利用陕北天然的冷冻天气,产品冻的硬梆梆的,待吃的时候在锅内蒸一下,加热即可。夹菜或者直接吃都非常美味。

陕西特色小吃之——黄煎


“摊馍馍”是一种用黄米面制作的食品,它的制作说精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加工好的黄米面提前发酵后在特制的“鏊子”上一个一个地“摊”出来就好了。但是,摊黄儿得制作程序却是十分复杂繁琐的:首先,要把黄米浸泡一夜,浸透后捞出沥干;然后在碾子上碾压,用精细的“罗子”把面筛出来;把黄米面调成稠糊状,再经过一夜的发酵后,最后才能在“鏊子”上摊制。

“摊黄儿”用的“鏊子”是一种特制的、直径不到二十公分、有着三个支架,用铸铁制成的小锅,锅底是凸型的,上面加有锅盖。在摊黄儿的时候,在鏊子底部加火,倒入适量的米糊,盖上盖子,数分钟后就熟了。圆形的“摊黄儿”出锅后,用两只手对摺,就成了半月形状了,外面看起来金黄,里面吃起来松软,而且很甜、很香,很好吃,因此很受人们的欢迎。但是,要想把“摊黄儿”真正做好,没有一定的经验和麻利的身手是不行的。

陕北妇女真的是很能干!她们在摊“摊黄儿”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一个人要照看四、五个鏊子,既要烧火掌握火候,又要一个一个地操作。摊黄儿的火候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大也不能小,小了摊不熟,大了就会烧焦,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因此,摊“摊黄儿”并不是一件谁都能干好的事情!

自古以来,陕北地区每年的小麦收入,仅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多点儿,玉米、谷子、糜子、豆类、薯类等秋季作物的产量占全年收入的多半以上。那么,这就意味着在陕北人的生活中,他们主要是靠吃粗粮来维系生计的。在这种生存状况下,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和演绎,杂粮细作、粗粮精做,就成了陕北人最为拿手的技艺了!“摊黄儿”就是粗粮细作的精典范例!

陕西特色小吃之——黄煎

想了解和学习正宗陕西小吃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18109282056,来自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的小编会不定期的发表一些陕西传统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简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西安唯典学小吃哟,小编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绍过各种小吃技术、配方、设备、文化、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