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臊子面的来历是什么?-唯典餐饮美食文化
 

来历传说

岐山臊子面的来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8-12
来源:唯典餐饮美食文化

臊子面是西北一带的名小吃,面条有手擀面、机器压面之分,以手工碱水面、切成韭叶状为佳,臊子有猪肉臊子、羊肉臊子、素臊子之别,以猪肉臊子最为普遍。

timg (2).jpg

而岐山臊(sào)子面是中国西北地区特色传统面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在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流行。岐山的臊子面历史悠久,岐山大小饭店都供应臊子面,或者干脆就起个“岐山臊子面馆”“臊子面馆”等只卖臊子面便能生存下来。

5f3366e0d9ee6.jpg

岐山臊子面以“薄、劲、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独特风味闻名全国。那么岐山臊子面的起源是什么呢?美食具体出现时间和场合,基本是传说故事加一些文献作证,毕竟生活中发生的事儿,没人等在那儿记载。西安唯典小吃培训中心的小编整理了以下几种:

timg.jpg

其一、犒劳说

殷商末年,纣王无道,周武王召集各路诸侯武力讨商。牧野之战后,殷商政权瓦解,周武王命令宰杀蛟龙一条,犒劳三军将士。但是人实在太多,这时候和很多故事一样,聪明的厨师又上场了,把一条蛟龙的龙肉制成鲜美无比的肉臊子,和其他辅料混在一起,将它浇在煮熟的面条上。商亡之后,武王犒军的臊子面逐渐由宫廷流传到先周故都周原一带(今岐山一带)的民间,成为普通群众逢年过节或操办红白喜事时桌上的一道美食,故陕西岐山一带历来有吃臊子面的传统。

文王斩蛟烩臊子

其二、除害说

传说在西周初年,周部族在岐山定居。有一次,周文王带领族人出外狩猎,行至渭河畔,见一条蛟龙从水中腾空而起,张牙舞爪,遮天蔽日。原来这条蛟龙经常兴妖作怪,残害庶民。有时,卷起阵阵狂风,吹得飞砂走石,墙倒房塌,吹得牛羊杳无踪影;有时,掀起漫天乌云,大雨倾盆,河水泛滥,淹没良田和村舍,夺去许多人的性命。周文王和族人们早对这条吃人的大蛟恨之入骨,今天又见它出来兴风作浪,不禁怒起心头,一个个剑拔弩张。只见蛟龙在空中翻滚三圈,张开血盆大口,正要发威,这时,周文王一声令下,大伙儿一齐张弓放箭,霎时空中响起“锵锵”的箭鸣声。大蛟的两眼被射瞎,咽喉被射穿,挣扎一会,就从空中跌落下来。周文王走近一看,见这条大蛟足有五丈多长,几千斤重。族人们高兴地围住蛟龙唱起来:“蛟龙作恶兮,伤害庶民;渭河泛滥兮,不得安宁;文王积德兮;为民除害;普天同庆兮,其乐无穷!”

据说蛟肉味道鲜美,人们吃了可以驱恶除邪,延年益寿。周文王命部下把蛟龙抬回去,剁成很小的肉块,做成臊子,放在几十口大锅里调成蛟肉汤。部族中所有的人都将面条捞在碗里,周文王亲自掌勺舀汤。人们吃完面,又将汤倒回锅里。这样,万余人都尝到了蛟龙肉。从此,周部族在岐山繁衍生息,力量越来越强盛。

timg (1).jpg

其三、感恩说

据《岐山县志》记载,古时候,有个秀才要去京城赶考,早上很早起床,家里很穷,没什么好吃的,他家里有个好嫂子,就就地取材,随便开锅开灶,给秀才做了一碗香喷喷的面条,里面有家里的臊子肉,有一撮蒜苗花,红红的辣椒油,浓浓的香醋味,秀才吃了以后,老师中了状元,后来就把这面取名为嫂子面,后来流传开来慢慢大家就顺口叫成臊子面了。

QQ浏览器截图20200812113422.jpg

其四、长寿说

臊子面是在唐代"长寿面"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余为座上客,举箸食汤饼。"面条一类的食品,在唐代称作"汤饼"。刘诗中提及的汤饼",就是"长寿面"。相传,苏东坡在陕西为官时,特别喜食这种面条,并写下了对它的赞美诗句:"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据史实,臊子肉发源于北宋时期,《梦粱录》上记载有专门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铺。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记下了"臊子肉面法",所以从唐到宋,再到明代有直接明显得臊子肉面法,说明臊子面是随着时间一步一步沉淀下来的美味!

如果您想学习各种陕西小吃技术,比如腊汁肉夹馍老潼关肉夹馍包子饺子各种面条,可以联系西安唯典小吃培训中心,24小时咨询电话及微信:13319209066

臊子面技术培训,岐山臊子面培训,西安小吃培训学校,油泼面培训,卤肉臊子面培训班,陕西面食培训,陕西臊子面培训,岐山臊子面,在哪学做臊子面,西安臊子面培训学校的地址电话是多少,西安臊子面培训学校,面食培训学校,什么地方可以学习做各种面食技术,面食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