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远古时为羌、氐等民族或犬戎部落的游牧徙居之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始有军政建置,东汉初年匈奴族北进占据该地,至北魏前期该地是汉族与匈奴、鲜卑、竭、氐、羌等民族杂居地。北宋中叶,时任陕西河东宣抚使的范仲淹,以“底定边疆”之意取名该县“定边”。
定边有“三宝”:咸盐、皮毛、甜甘草,其中咸盐最有名气。定边的花马池盐湖盛产咸盐,俗称“大池”。池面辽阔,方圆达330万平方米。湖面上水色如镜,微风掠过,泛起片片粼粼的涟漪。池畔坝田毗连,渠道纵横,只见那蓝格茵茵的马兰、红格彤彤的沙柳簇拥四周。秋阳下,一座座盐滩像银色的金字塔高高隆起。打盐的人群中传出动听的信天游歌声,手中的滚耙在盐田中挥舞。每当入夜,明月悬空,池光水色,上下辉映,景色明丽,被誉为“定边八景”之一。 如今定边已成“盐都”、“油都”,并在全力打造“中国马铃薯之都”,“三都”定边正在腾飞。今天来自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中心的小编给大家介绍定边的第四宝--炉馍
定边境内有古长城、古城堡、古汉墓群,花马池盐湖、大漠草滩等丰厚的自然、人文景观。定边与靖边和定边的安边镇合称“塞上三边”,三边地区共有的美食是炖羊肉、羊羔肉、剁荞面等,而炉馍馍则是定边名胜美食。
定边炉馍馍属月饼类食品,由面包馅经炉火烘烤而成。炉馍馍表面层多薄脆,吃在嘴里一嚼就成粉沫,外表香而酥脆,里面的馅料清香可口,而且越嚼越能品出不同滋味。
“炉馍”起源于何时?远不可稽。相传元朝末年就有百姓在炉馍中夹纸条,“炉馍”是安边(今属定边县)的传统美食。由于选料精,做工细且极其考究,历经三百年,赢得了四海美誉,八方食客。
人们都知“炉馍”好吃,但并不知道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1697年康熙帝率师西征葛尔丹,四月初二从榆林出发,“羽辔行边六日程”来到安边堡,遂命大军宿营,自己扮成“脚户”私访,与当地人高善仁谈得开心,屈将几位客人请回家,从里屋抱出一个罐子来,从罐子取出炉馍招待客人,客人品尝后,连声称好,并向屈了解了做炉馍的技术。告别时屈送了客人一罐炉馍。客人脱下马褂,赠于屈。后来屈发现褂内刺有龙图,方知万岁爷所赠。
时隔不久,朝廷命专人专程来安边请高善仁赶做炉馍。消息一下传开,各州府县官吏借机向朝廷敬贡,各路商客炉馍生意火爆,“销东晋,售南庆,能西凉,出北塞”。民间则“家皆以饼相馈”。从此以后,百姓称有关炉馍面叫上面(皇上用之“,麻油叫做清油(大清珍品),并称铁炉为“铙”(传说康熙帝看了铁炉后称铙),百姓吃炉馍用双手捧着,传说是对圣上的敬重。安边东滩现在还保存着写给康熙帝品尝炉馍的对联:“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照万岁灯。”
炉馍馍的馅料很丰富,是将面粉(米面最佳)用文火炒熟,拌上白糖、红糖、核桃仁、花生仁、青红丝、玫瑰酱、芝麻、陈皮面等,再加上适量的熟清油、烧酒,搅拌均匀而成。炉馍馍面皮要用上好的春小麦面粉,加入色白纯净的猪油和开水及少许烧酒和成面团,再用三分之一的面全部用油和好做“酥子”,擀成长条状,反复折叠擀三四次,擀成方块,包上馅料压平捏圆,点上红绿花样,放进烤炉里烤熟,香喷喷的炉馍馍就做好了。做好的炉馍馍观面色,白里透黄,薄如纸张;掂一掂,娇小玲珑,握于掌心;吹一吹,表皮飞屑,层层脱落;咬一口,甜腻软绵,香醇可口;嚼一嚼,蓬松酥脆,回味无穷。
想了解和学习正宗陕西小吃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18109282056,来自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的小编会不定期的发表一些陕西传统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简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西安唯典学小吃哟,小编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绍过各种小吃技术、配方、设备、文化、历史的!
我要学技术(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累计 6800+ 企业及个人通过我们培训开始了创业项目